English

一位中国母亲在英国过春节

2000-03-01 来源:生活时报 文/刘振芳 我有话说

借春节假期,我决定去英国看望一下留学的女儿。对于平日因工作忙碌而很少出国的我,这次一个人独行,逼迫我把有限的英语拣起来,大胆地自己登上旅途。

香港机场

我从香港机场乘英国航空公司班机。现代化程度很高的香港机场宽敞、明亮,而且非常庞大,显得异常气派。根据转换的登机牌指定的通道,还要穿过很多大厅,然后转乘地铁火车。这与内地机场路面用汽车运送旅客有所不同。

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行走在回归的香港机场时,充满了祖国胜利的骄傲感。但在通过安检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里有肤色不同的各国人和肤色一样的东南亚各国人,大家排着队在通过安全检查。当轮到我时,安检人员却把我叫到一边,由另外两名香港机场工作人员对我首先进行特殊检查,要求我出示护照的同时再出示身份证。我立刻敏感地意识到——我拿的是中国护照。作为律师,对他们这种涉嫌歧视内地人的态度,本能地义愤。我平静地质问两位安检员:“你在此写明的只是请出示登机牌,请你将对持内地护照的人必须出示身份证的有关规定和法律规定拿出来,我会遵照执行。”

两位先生显然也是初次碰到了意外,互相对视无言。他们又找来一位看似领导的人物耳语了一番,3个人一齐向我走来说:“对不起,能看看您的工作证吗?”我也不想出门不愉快,轻蔑地看了他们一眼,将律师执业证递给他们。他们看了一下,恭恭敬敬地将我送出安检。

面对被英国统治了一百年的香港,一些人的观念如此难以改变,我有几分遗憾。

留学生的生活很精彩,也很无奈

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飞机抵达伦敦机场。我顺利地通过了英国移民局的检查和询问。走出机场时天还黑黑的,因为这才是英国早上五点钟,搭乘“的士”前来接我的女儿活蹦乱跳地跑过来把我抱住,兴奋不已。开“的士”的是个英国人,大约四五十岁,一边替我搬行李,一边用英语乐呵呵地说,意思是“我很长时间没有见过这么开心、生动的场面了。”

为了能和女儿多点时间聊聊天,也想多给她点长久没有给予的母亲的关照,我住在了女儿所住的研究生宿舍。整整住了10天,从早到晚与他们同吃同住,对留学生的生活有了较多的了解,同时也有了较深的感触。

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我女儿住的这层就有来自美国、约旦、韩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泰国等不同国家的学生。他们每天各忙各的,作息时间和课程不同,因此从早上九点到十一点,起床和吃早饭的都有。早饭很简单,他们基本上都是吃几片烤面包和香肠、喝杯咖啡奶。他们普遍习惯了每天只吃两顿饭,晚饭大约在晚上八点左右,这个时间开始直至晚上十二点,全层的人会陆续到来,利用这段时间或多或少地参加用英语进行的交谈,一边练英语,一边相互进行国情了解。女儿告诉我,他们普遍反映出来对中国缺乏了解。我在家极少做饭,但来到英国还是想多给女儿做点中国菜吃,无形中也加入了他们的交谈。他们很有礼貌,见面总是热情地先打招呼,然后用英语再加打手势地向我介绍电炉和微波炉、烤箱的使用。

这所大学给留学生提供的住宿条件不错,无论读研究生的还是本科生的,都是每人一个大约八平方米的住房。每层有一个厨具齐全的公用厨房,烤箱、电炉、冰箱、微波炉都各备有4个,所有的学生几乎都是自己做饭。

我跟着女儿去购物、买菜。离学校大约2公里的地方有个超级市场。超级市场很大,物品齐全,我像在内地一样随意拣着平日女儿爱吃的东西,但被她拦住,她却在注意着降价的商品并精心计算着价格。我被她变得如此精打细算的消费态度感到惊异,后来我又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去购物,他们个个作风如此。这一个个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和社会经验方面,无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我劝女儿不必太计较钱,爱吃就买。女儿却说:“我认为没必要加大在他们国家的消费。”

英国的物价实在是高,连我这个花钱从不经意的人都却步。一个柿子椒折合人民币13元;在伦敦有一个有名的商场里去洗手间要花费一英磅,折合人民币13元—14元;在中国城我想买点韭黄给孩子们包点春卷,一小捆韭黄不到一斤,卖价约人民币60元。难怪孩子们在消费时,个个都像小精灵,脑子里不断盘算着英磅与人民币的折算。从学校最近的自选商场到TOWN里(城里)以至到伦敦的唐人街,哪家店什么东西便宜他们就互相传递消息,这样个个都知道了。

在这所大学里,中国的孩子不少,大约五六十个,基本上为本科生,最小的只有十七、八岁。他们的课程每天只有一小时,最多时也仅两个小时,其余都靠自学。课余时间他们除了买菜做饭以外,业余生活简单又贫乏,孤独和寂寞感几乎每个孩子都深有体会。特别是读本科的英国本国学生居多,星期日,他们多数都回家了,前来留学的外国小孩子又不多,所以精神孤寂感就更强了。有个别男孩女孩发生同居,他们自己都明白这可能不会有什么结果,只为摆脱暂时难以忍耐的精神孤独。

孩子们出国留学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孤寂,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家长们在送他们出去之前所不曾料想到的。每个家长都无一不想望子成龙,但是不是只有送出国外留学才是赶上时代潮流?是不是越早送出留学越好?这值得家长们思考。我个人认为,本科在国内读完还是比较妥当,不仅省钱,还能使孩子们精神压力少一点,等思想和生活能力成熟一些再送去留学也不迟。另外,在送孩子出国前,不仅父母需做好资金方面的准备,更主要的还是培养好孩子独立生活和判断是非的思考能力。

除夕夜,二十几名中国留学生在一起,把房间尽量布置得有中国过年气氛,平时在国内从不被他们看在眼里的“恭喜发财”、“福”字等,都被他们从唐人街高价买回来,反映出孩子们一片思乡恋国之情。大桌内摆满了自己做的中国菜和中国火锅。

中国除夕的晚上十一点是伦敦时间的下午三点,孩子们个个急着往家里拨打电话,但电话很难拨通,可能线路实在是太忙了。孩子们坚持拨电话,几乎没有一人放弃,直至拨通为止。在伦敦时间夜里十二点,外出打工的几个孩子也回来了(留学生几乎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去打工)。大家气氛高涨,每人手里拿着个拉炮,喊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一齐打响,炮筒里放出五彩缤纷的彩带飞向屋顶中央。孩子们高兴地互相拍打、拥抱,有的热泪盈眶,他们端起酒杯,一齐碰杯干杯。看得出,表面热闹的气氛也难以掩饰一个个对家的深深思念。楼里住的“老外”们也都端着自备的红酒前来祝贺,并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

不知为什么,可能是对孩子们充满了理解,我高兴之余心里觉得有几分酸楚。

女儿是该地区的留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该地区中国留学生、学者大约120余人,两天来她始终在用电话与大使馆争取过年的活动经费。除夕那天,她接到汇票,打开一看高兴地跳起来:“250英磅!”

她在除夕晚上向大家宣布了这一消息。孩子们高兴地再次举起酒杯庆祝,但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省着点用,下次还有活动”。她又告诉大家:“大使馆答应把春节晚会录像带在正月十五前送来,十五那天播放。”

英国不过春节,所以作息时间照旧,中国留学生联谊会的庆新年活动只好安排在初二(星期日)。女儿用电脑在网上通知了大家(他们有什么事都用这种方式通知)。

初二一大早,几个学生主动去购物、布置会场。几条龙腾飞在会场中,大红灯笼挂在四方。中国留学生、学者来了大约七十余人,从下午2点一直闹到约5点,又演节目又做游戏,好不热闹!欢庆会一结束,一个个孩子又主动收拾会场卫生。看着他们能干又懂事、活泼又聪明的一举一动,我打心眼里高兴。

大学里留学生最感兴趣的要算电脑房。他们利用电脑,网上与在其他国家留学和内地同学取得联系,交谈感受;从网上寻找信息,进行学习,电脑成了留学生不可缺少的好朋友。

孩子们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明显成长得快。孤独寂寞的留学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和毅力,锻炼了独立生活和安排生活、学习的能力,丰富了社会经验。他们几乎都利用假休去打工,一个深圳孩子对我说:“我们不愿多花父母的钱,自己挣的钱用起来更踏实。”

看着孩子们的成长,看着他们在这种世界大融合的群体中充满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奋勇,我打心眼里欣慰。但看着他们小小年纪承担着许多许多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又有几分心痛,这可能是每一个作父母的人都会有的感受。

伦敦西敏寺教堂

著名的西敏寺教堂也可以称威斯敏斯特教堂,坐落在伦敦市中心。教堂是西方天主教徒膜拜的地方。我平生第一次走进教堂,教堂的建筑古典庄严,弓型的石雕立柱高高地直指苍穹,抬头仰望会使人有种天堂高深莫测的神秘感。教堂四周高处的窗户都是五颜六色的彩图玻璃装饰而成,使以灰色为主调的教堂庄严中增加了几分典雅。

教堂非常宽大,进去的人都默默的,没有人发出声音,使人不自觉地会进入一种难以言表的严肃气氛之中,似乎受到了一种强大的控制力。难怪那些信徒会如此虔诚地在这里膜拜和祈祷。

整个教堂如果全部参观完大约需半天时间。但如此一个神圣又浩大的教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令我深思的,不是那些高官达贵和社会名流,而是埋在即将走出教堂时静静地躺在大堂中央大理石地板上的一块黑色墓碑,四周独特地用红色鲜花环绕拥抱,给人一种永生的感觉。所有走出教堂的人都会在这里肃立默哀,教堂也会在此时奏乐,而这里埋葬的却是一位没有姓名、没有军衔的军人,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英国作出杰出而重要贡献的一名军人。

此块墓碑以及英国人给予他的最高礼遇,体现了极其强烈的民意和永恒的敬意,之所以说世界并不大,就是因为人的感情是相通的,是非标准也有一致性。

由此,我联想到那些中国从古到今的真正英雄,永远被歌颂并永远被人民纪念的是真正为老百姓、为中国人民利益作出牺牲而舍身忘利的民族英雄,人们敬仰那些不畏风险、不求功名、不为利禄而敢于与历史上邪恶势力斗争的志士。尽管时代变迁但此精神不可轻薄,因为这是被全人类所予以肯定的为真理和正义而牺牲的英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